目 录
一、初心和使命彰显党性和人民性的高度统一
二、坚定不移做好新时代意识形态工作
三、职业教育大有可为 为高质量发展增添新动力
四、办好让人民满意的职业教育
五、职教20条细则陆续落地 职业教育迈入“黄金时代”
一、初心和使命彰显党性和人民性的高度统一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内容提要:回望中国共产党98年不懈奋斗的历史,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始终是中国共产党人坚守的初心、肩负的使命。这个初心和使命决定了党性和人民性的高度统一;同时,践行初心和使命必须坚持党性和人民性高度统一。我们要通过这次主题教育,使全党始终做到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始 终坚持党性和人民性高度统一。
习近平同志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工作会议上强调:“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是激励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前赴后继、英勇奋斗的根本动力。”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我们党在全国执政第70个年头这一重要历史节点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回望我们党不懈奋斗的历史,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始终是中国共产党人坚守的初心、肩负的使命,这个初心和使命决定了中国共产党的一切奋斗都与中国人民幸福、中华民族复兴紧密联系在一起,彰显了党性和人民性的高度统一。
初心和使命决定了党性和人民性的高度统一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无产阶级只有解放全人类才能最后解放自己,无产阶级的解放包含全人类的解放。共产党是无产阶级的先锋队,集中体现了无产阶级的革命精神和牺牲精神。马克思、恩格斯从理论上论证了马克思主义政党党性和人民性的高度统一。列宁在继承马克思、恩格斯建党学说基础上,要求党员随时随地仔细客观地检查“是否同群众保持着联系,联系是否密切”。因此,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既是共产党人的价值追求,也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质要求。对于马克思主义政党来说,党性和人民性是高度统一的。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个初心和使命是激励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这个初心和使命决定了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始终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对于我们党来说,党的一切奋斗都是为了人民,党和人民始终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我们党的党性和人民性始终是高度统一的。正如习近平同志所指出的,“从本质上说,坚持党性就是坚持人民性,坚持人民性就是坚持党性,党性寓于人民性之中,没有脱离人民性的党性,也没有脱离党性的人民性。”
践行初心和使命必须坚持党性和人民性高度统一
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为此,我们党在不同历史时期确定了不同的具体奋斗目标。当前,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就要努力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确定奋斗目标是部署“过河”的任务,但不解决“桥”或“船”的问题,“过河”就是一句空话。党性和人民性的高度统一既解决了世界观,也提供了方法论,为“过河”找到了路径。从世界观来说,中国共产党人要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解决好“为了谁”的问题;从方法论来说,中国共产党人要懂得人民群众是真正的英雄,解决好“依靠谁”的问题。
践行初心和使命,必须坚持党性和人民性高度统一。我们党来自于人民,为人民而生,因人民而兴,必须始终与人民心心相印、与人民同甘共苦、与人民团结奋斗。每名共产党员都要明白,我们党除了工人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党的一切工作都是为了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是真正的英雄,必须相信人民、依靠人民,共产党员必须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98年来,我们党坚持党性和人民性高度统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推动党和人民事业行稳致远。
革命战争时期,我们党紧紧依靠人民群众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中国共产党诞生于风雨如磐的年代,一经成立就义无反顾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在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中,我们党始终与人民心连心,以实际行动昭告党在任何时候都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与此同时,中国共产党人以赤子之心和牺牲精神赢得广大人民群众的衷心拥护。正如毛泽东同志所说:“只要我们同全体人民更好地团结起来了,中国的事情就好办了。”
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们党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建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创造了国家发展的奇迹,中华民族正以崭新姿态屹立于世界的东方。新中国成立70年,是党和人民群众团结奋斗的70年。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唱响了改天换地的奋进之歌。经过近30年的奋斗,我国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逐步改变了国家贫穷落后的面貌。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以巨大的政治勇气、理论勇气和实践勇气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激发广大人民群众的创造热情,我国社会生产力快速发展,综合国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大幅改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我们党98年的奋斗历程,是不断践行初心和使命的奋斗历程,是将党自身的发展壮大与国家、民族、人民的命运紧密相连的奋斗历程,也是不断把党性和人民性的高度统一推向新境界的奋斗历程。
通过主题教育确保党性和人民性高度统一
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是确保党性和人民性高度统一的有力举措。只有始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才能确保党性和人民性高度统一,才能始终保持密切联系群众这一党的最大政治优势、克服脱离群众这一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就是要认真贯彻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奔着问题去,以刮骨疗毒的勇气、坚忍不拔的韧劲坚决予以整治,同一切影响党的先进性、弱化党的纯洁性的问题作坚决斗争,努力把我们党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就是要继续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自觉践行党的根本宗旨,把群众观点、群众路线深深植根于思想中、具体落实到行动上,着力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不断增强人民群众对党的信任和信心,筑牢党长期执政最可靠的阶级基础和群众根基。我们要通过这次主题教育,使全党始终做到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始终坚持党性和人民性高度统一。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持党性和人民性高度统一,决非轻而易举之事。能否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持党性和人民性高度统一,是我们加强党的建设的永恒课题。我们党自成立之日起就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写在自己的旗帜上。为了始终坚持党性和人民性高度统一,中国共产党高度重视党的建设。1939年10月,毛泽东同志在《〈共产党人〉发刊词》中提出党的建设是中国革命克敌制胜的三大法宝之一。革命胜利前夕,他又提出“两个务必”思想,告诫全党警惕糖衣炮弹的攻击。新中国成立之初,针对党内腐败,党中央开展了“三反”运动等。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党中央提出要“把我们党建设成为有战斗力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强调党离不开人民,人民也离不开党。在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党中央要求党员领导干部严防商品交换原则侵入党内政治生活,进一步解决“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这两大历史性课题,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全面从严治党,以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劲头正风肃纪,消除损害群众利益的各种不良现象。习近平同志指出,我们党执政正反两方面的经验,世界上一些社会主义国家和政党演变的教训,都揭示了一个道理:马克思主义政党夺取政权不容易,巩固政权更不容易;只要马克思主义执政党不出问题,社会主义国家就出不了大问题,我们就能够跳出“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的历史周期率。跳出历史周期率,关键要做到“安而不忘危、治而不忘乱”,而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才能“安”和“治”,失去人民群众的支持就会“危”和“乱”。2019年6月24日,习近平同志在中央政治局第十五次集体学习时指出,“越是长期执政,越不能忘记党的初心使命,越不能丧失自我革命精神”。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是中国共产党自我革命的澎湃动能。只要我们开新局于伟大社会革命,强体魄于伟大自我革命,自觉同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就能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向人民交上优异答卷。
(作者为新华日报社社长、党委书记,江苏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研究员)
二、坚定不移做好新时代意识形态工作
核心提示
●加强意识形态工作,就是为了鼓舞干劲、弘扬正能量、调动积极性,着力解决党内和社会精神方面的突出问题,充分发挥精神力量在推进伟大事业过程中的作用
●意识形态工作是从思想上引导人、影响人的工作,关系国家和民族前途命运,必须掌握主动权、打主动仗
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意识形态工作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深刻阐述了意识形态工作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为我们坚定不移做好新时代意识形态工作提供了指导思想和根本遵循。
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性
意识形态工作关系举什么旗帜走什么路。实践充分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团结的旗帜、奋进的旗帜、胜利的旗帜。全党必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确保党和国家事业始终沿着正确方向胜利前进。只有加强意识形态工作,才能确保全党和全国人民坚定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
意识形态工作关系完成什么样的历史使命和奋斗目标。总书记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为民族谋复兴、为人民谋幸福这个初心和使命是激励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新时代,加强意识形态工作,就是为了保证全党始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任何时候,都要永远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永远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继续朝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奋勇前进。
意识形态工作关系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实现历史使命和奋斗目标。精神力量始终是中国共产党事业成功的重要支撑。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全党必须准备付出更为艰巨、更为艰苦的努力。加强意识形态工作,就是为了鼓舞干劲、弘扬正能量、调动积极性,着力解决党内和社会精神方面的突出问题,充分发挥精神力量在推进伟大事业过程中的作用。
意识形态工作的主要任务
做好意识形态工作,必须清楚知道有哪些具体任务,才能有针对性地完成各领域、各层次的意识形态工作,并对工作效果进行评价。
明确我们前进的方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团结的旗帜、奋进的旗帜、胜利的旗帜,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方向。面对种种干扰,意识形态工作必须通过各种途径、各种方式、各种手段加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宣传教育,讲清楚我们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必然性,坚定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信念。
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中国共产党自成立时起,就以马克思主义为行动指南。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理论,是人民的理论,是实践的理论,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总书记指出:“理论的生命力在于不断创新,推动马克思主义不断发展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神圣职责。我们要坚持用马克思主义观察时代、解读时代、引领时代,用鲜活丰富的当代中国实践来推动马克思主义发展,用宽广视野吸收人类创造的一切优秀文明成果,坚持在改革中守正出新、不断超越自己,在开放中博采众长、不断完善自己,不断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不断开辟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新境界。”这是新时期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使命。
凝聚全面深化改革的共识。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出台了全面深化改革的一系列重大举措,在这些重大改革面前,思想认识上的分歧必然制约改革措施的施行。加强意识形态工作,就是要讲清楚中央决策的科学性和必然性,引导人们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和最大多数人利益出发来认识问题,最大限度地达成共识。
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弘扬核心价值观,有效整合社会意识,是社会系统得以正常运转、社会秩序得以有效维护的重要途径,也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方面。因此,必须广泛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积极引导人们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追求高尚的道德理想,不断夯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道德基础。
强化党员干部的纪律观念。党的纪律是党的各级组织和全体共产党员必须遵守的行为准则,是维护党的团结统一,完成党的任务的重要保证,广大党员干部要注重强化纪律意识。总书记反复强调加强纪律建设,特别是一再强调党员领导干部要守纪律守规矩,尤其是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要求强化纪律教育,增强党员干部遵守纪律的自觉性。
加强意识形态工作的阵地建设
社会科学是意识形态建设的基础。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需要不断在实践和理论上进行探索、用发展着的理论指导发展着的实践。哲学社会科学的思辨性、系统性、基础性特征,使其在意识形态工作中处于基础地位。社会主流话语是从哲学社会科学理论中提炼出来的。必须着力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在指导思想、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等方面充分体现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
社会主义文艺是意识形态建设的重要载体。文艺是民族精神的火炬,是时代前进的号角,最能代表一个民族的风貌,最能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意识形态在民众心中的地位和影响,很多时候正是通过文艺作品实现的。文艺战线必须成为时代风气的先觉者、先行者、先倡者,通过生产更多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文艺作品,书写和记录人民的伟大实践、时代的进步要求,彰显信仰之美、崇高之美,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鼓舞全国各族人民朝气蓬勃迈向未来。
宣传思想工作是意识形态建设的关键。党的思想理论、路线方针政策要深入人心,引领社会前进,必须大力加强宣传思想工作。要加强理论学习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提高全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深入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宣传教育,把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和凝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之下,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坚定宣传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坚定宣传中央重大工作部署,坚定宣传中央关于形势的重大分析判断,把全党和全国人民的思想统一到党中央指明的方向上来;在全面对外开放的条件下,引导人们更加全面客观地认识当代中国、看待外部世界;在事关大是大非和政治原则问题上,必须增强主动性、掌握主动权、打好主动仗,帮助干部群众划清是非界限、澄清模糊认识。
新闻舆论工作是意识形态建设的桥梁和纽带。意识形态对社会发生什么影响,同党和政府与社会的互动情况密不可分。与思想宣传工作相比,新闻舆论工作具有双向性。党通过新闻舆论工作使广大民众了解国家和社会发展形势、社会动态,保障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同时及时了解反映人民群众的意见、建议,供党和政府决策参考。因此要善于运用媒体宣讲政策主张、了解社情民意、发现矛盾问题、引导社会情绪、动员人民群众、推动实际工作。
加强意识形态工作的有效措施
加强意识形态工作,必须坚持正确的原则和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才能实现预期目标。
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主动权。意识形态工作是从思想上引导人、影响人的工作,关系国家和民族前途命运,必须掌握主动权、打主动仗。这就要求我们要抓好理论武装,深入学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刻领会其精神实质和丰富内涵,做到在各项工作中全面准确贯彻落实;要大力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夯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基础;要对外主动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
不断推动意识形态工作创新。创新是活力之源。在宣传思想工作中,重点要抓好理念创新、手段创新、基层工作创新,努力以思想认识新飞跃打开工作新局面,积极探索有利于破解工作难题的新举措新办法,把创新的重心放在基层一线,加强传播手段和话语方式创新,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
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新时代,要广泛开展先进模范学习宣传活动,营造崇尚英雄、学习英雄、捍卫英雄、关爱英雄的浓厚氛围。要大力弘扬时代新风,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深入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不断提升人民思想觉悟、道德水准、文明素养和全社会文明程度。要弘扬新风正气,推进移风易俗,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焕发乡村文明新气象。
坚持以理服人、以德服人、以文服人的工作方法。意识形态工作对象是人的思想观念,而人的思想活动是非常复杂的,解决思想问题不能靠强制手段,因为强制方式不能做到使人真学真懂真信。进行思想教育要坚持以理服人、以文服人、以情服人。以理服人就是要讲通道理,用道理说服人;以德服人,就是做意识形态工作的党员干部要以身作则,党倡导的努力去做,党反对的绝对不做;以文服人,就是善于用群众听得懂听得进喜欢听的语言说服人。
强化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针对一个时期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对意识形态工作重视不够,抓得不实,意识形态领域出现了一些突出问题,总书记要求各级党委和领导干部要增强“四个意识”,自觉承担起抓意识形态工作的政治责任和领导责任。强调宣传思想部门承担着十分重要的职责,必须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宣传思想干部要不断掌握新知识、熟悉新领域、开拓新视野,增强本领能力,加强调查研究,不断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努力打造一支政治过硬、本领高强、求实创新、能打胜仗的宣传思想工作队伍。
正确把握意识形态工作中的若干关系
必须坚持全面性。学习贯彻总书记关于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讲话,一定要注意全面完整,不能只重视某一方面而忽视其他方面。一是对社会科学、文学艺术、理论宣传、新闻舆论各方面工作都要全力去做,不能只顾了前沿阵地,而忽视了基础工程。二是对总书记关于具体问题、具体工作的重要指示要全面贯彻。只有坚持全面学习贯彻,才能在做好意识形态工作过程中正确处理这些关系,避免片面性。
必须坚持系统性。学习贯彻总书记关于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讲话,要紧紧围绕坚定理想信念、最大限度凝聚共识、鼓舞干劲,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这个大目标。分析研究意识形态领域的问题,贯彻落实有关工作部署,都要坚持目标引领。坚持系统性思维,防止出现从局部看是在做意识形态工作、从大局来说却不利于事业发展这样头尾颠倒的情况发生。
必须坚持准确性。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讲话,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因此在贯彻执行中必须努力做到准确,关键是掌握好界限。要准确把握精神实质,在做具体工作时,更要把握好界限和尺度。该引领时要引领、该宽容时要宽容、该管控时要管控、该打击时要打击,决不可混淆。
必须坚持科学性。做好新时代意识形态工作必须尊重规律。首先,领导干部要不断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如果自己理论水平不高,就不能正确评判他人的教学研究成果的是非和价值。其次,社会科学研究和思想宣传必须客观,既要宣传成绩,也要直面问题,引导人们正确认识形势与任务。只有最大限度地调动和激发人们的热情,才能更好凝聚共识、增强信心,不断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凝聚力和引领力。(作者于连锐 田海军 分别系内蒙古党校教授、赤峰市委党校副教授 来源:内蒙古日报)
三、职业教育大有可为 为高质量发展增添新动力
20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在甘肃张掖市山丹培黎学校考察时强调,我国经济要靠实体经济作支撑,这就需要大量专业技术人才,需要大批大国工匠。因此职业教育大有可为。
职业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和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广大青年打开通往成功成才大门的重要途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区域之间发展条件有差异,但在机会公平上不能有差别。要解决这个问题,关键是要发展教育,特别是职业教育。其实,早在2014年召开的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就作出重要指示,把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更好支持和帮助职业教育发展,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坚实人才保障。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职业教育发展工作,2018年,全国有职业院校1.17万所,年招生928.24万人,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不可或缺的人力资源支撑。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鼓励更多应届高中毕业生和退役军人、下岗职工、农民工等报考高职院校,大规模扩招100万人。这充分说明,我国职业教育已经具备了大规模培养技术技能人才的能力。
职业教育是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摇篮。当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进入新时代,而新时代是一个改革创新的时代,无论是实现伟大梦想,还是推进深化改革、实现高质量发展,不仅需要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更需要现代职业教育培养的数以亿计的一线技术技能人才。职业教育作为创新创业的练兵场,面向社会开放的训练基地,为学生创新创业提供技术、金融、成果交易等“一条龙”服务,正是肩负起了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和技术技能积累的重要使命,助力新时代青年提高内在素质,锤炼过硬本领,成就大批大国工匠。据统计,在加工制造、高速铁路、城市轨道交通、民航、现代物流、电子商务等快速发展的行业中,新增从业人员已经有70%以上来自职业院校。
职业教育是实现机会公平的桥梁。让每个人的人生都有出彩的机会,这不仅是经济社会发展对教育提出的新要求,也是广大人民群众对教育公平的新期待。在我国,每年平均有280万个家庭通过高职实现拥有第一代大学生的梦想。职业教育不同于普通教育,其强调的是技能人才培养,所有人不仅接受职业教育的权利平等,而且在受职业教育后的创新创业的机会也平等,从而促进了社会公平。相信随着我国职业教育的高速度、高质量发展,必将有更多的人把创新创业作为人生追求,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上勇立潮头、争做先锋。
职业教育大有可为,也必须大有作为。在一个伟大的新时代,职业教育肩负着培养多样化人才、传承技术技能、促进就业创业的重要职责。因此,职业教育应继续深化改革,增添更大的发展动力,牢牢聚焦教育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牢牢把握服务发展、促进就业的办学方向,创新培养模式,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为国家培养更多更优的,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创新创业人才。(邓尤福 发布时间:2019-08-23 10:46 来源:广西新闻网 )
四、办好让人民满意的职业教育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标志着我们党对教育发展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高度,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深入学习习近平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一书系统总结了教育战线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所取得的成果。职业学校必须以《深入学习习近平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为抓手,推动学习往深里走、实里走、心里走。只有深入领会落实重要论述精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才能办出让人民满意的职业教育,培养出高素质的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
落实优先发展战略,实施“守土尽责”行动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德政工程,而职业教育在其中占有重要地位。但是我们必须认识到,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是两种不同教育类型,他们具有同等重要地位。作为职业学校,必须做到主动服务适应国家发展战略、主动适应地方发展需要、主动适应学生发展需求,才能做到超前培育“第一资源”。当前,职业教育还没有达到应有的规模,规模上不去,就意味着职业教育很难获得更大发展。因此,要走好规模扩张这步棋,职业教育就必须主动开拓阵地,既要在增量上下功夫,也要落实好质量提升,实现稳中求进。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实施“新人培育”行动
培养什么人,是教育的首要问题。职业学校必须自觉把立德树人放在首位,始终把立德树人的成效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构建具有职业教育特色的“全程育人、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格局,真正把立德树人内化到学校建设和管理的各个领域,实现以文化人、以德育人。同时,职业学校也应在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加强品德修养、增长知识见识、培养奋斗精神、增强综合素质上下功夫,不断提高学生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培养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
落实全面深化改革要求,提升教育质量
首先,职业学校必须完善并提高教育质量,尤其要注重改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大力促进职业教育与社会需求对接。其次,职业学校应该建立健全德技并修、工学结合的育人机制,着力培养学生的“关键能力”。同时,应该始终坚持学中做、做中学,推动形成具有职业教育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探索现代学徒制和“1+X”证书制度。最后,职业学校要积极开展国际化办学,既要“引进来”,利用国外优质教育资源;又要“走出去”,与世界分享中国经验和发展成果。
落实弘扬工匠精神使命,实施“工匠锻造”行动
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是职业学校的办学精髓,也是职业学校的重要特色。职业学校必须围绕培养什么样的工匠精神、怎样培养工匠精神等问题,进一步完善课程体系,从培育职业理想、爱业情怀、敬业精神、勤业态度、精业素养、劳动观点、执着品质、合作意识、规则理念、节约精神、清廉形象等入手,把工匠精神融入教育教学各环节,找准着力点,点面结合,才能实现培养行家里手、能工巧匠、大国工匠。
落实第一标准要求,实施“名师培养”行动
职业学校在发展中,必须着力引导教师自觉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教师,努力成为先进思想文化的传播者,自觉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主动承担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的任务,做学生锤炼品格、学习知识、创新思维、奉献祖国的引路人。
在教师管理方面,职业学校应当实施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通过“名师工程”、“双师素质培养”、“导师制”、“青蓝工程”等途径,培养职业教育名师、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建设政治素质过硬、业务能力精湛、育人水平高超的高素质教师队伍。针对部分师德失范教师,可实行师德失范者“一票否决”制。
落实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部署,实施“党建引领”行动
职业学校必须充分发挥党组织在职业院校的领导核心和政治核心作用,牢牢把握学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将党建工作与学校事业发展同部署、同落实、同考评,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把方向、管大局、作决策、保落实,擦亮马克思主义的鲜明底色,使学校始终成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坚强阵地。(来源:中国建设报)
五、职教20条细则陆续落地 职业教育迈入“黄金时代”
新京报讯(记者 苏季)据新华社8月21日消息,20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了张掖市山丹培黎学校。习近平强调,西北地区因自然条件限制,发展相对落后。区域之间发展条件有差异,但在机会公平上不能有差别。要解决这个问题,关键是要发展教育,特别是职业教育。
职业教育近年来屡被提及,特别是在2019年,国家先后出台一系列政策加速完善现代职教体系。其中,国务院印发的“硬核”文件《国家职业教育深化改革实施方案》(“职教20条”)第一句话就明确,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是两种不同教育类型,具有同等重要地位,明确了职业教育在我国教育体系中的重要地位。现在,伴随着相应的配套文件落地,我国打出了办好职业教育的政策“组合拳”,职业教育正步入快车道,迎来黄金发展期。
鼓励社会力量参与职业教育办学
职业教育肩负着传承技术技能、培养多样化人才的职能。职业化教育培养出来的专业化人才,有利于解决高技能人才短缺难题。在这一背景下,我国职业教育的顶层设计和施工蓝图得以出台。
今年1月24日,国务院正式印发了《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提出了深化职业教育改革的路线图、时间表、任务书,明确了今后5年的工作重点。
读职业院校未来出路如何?这是许多人关心的问题。“职教20条”明确,要提高技术技能人才待遇水平,逐步提高技术技能人才特别是技术工人收入水平和地位。同时,积极推动职业院校毕业生在落户、就业、参加机关事业单位招聘、职称评审、职级晋升等方面与普通高校毕业生享受同等待遇。
此次“职教20条”的一个重要思路就是鼓励社会力量参与。方案提出,到2022年,职业院校教学条件基本达标,一大批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向应用型转变。经过5-10年左右时间,职业教育基本完成由政府举办为主向政府统筹管理、社会多元办学的格局转变。促进产教融合,推动校企全面加强深度合作,打造一批高水平实训基地。
与此同时,对于举办职业教育、参与职业教育做得好的企业,国家在诸多方面也给予政策支持。今年4月3日,国家发改委、教育部联合印发《建设产教融合型企业实施办法(试行)》,明确了对进入产教融合型企业认证目录的企业,给予“金融+财政+土地+信用”的组合式激励,并按规定落实相关税收政策。
记者梳理发现,在政策鼓励和扶持之下,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深度和广度都有所加深,其中不乏华为和阿里等互联网公司参与其中。另外,达内、千峰教育、传智播客和新迈尔等都公布了其产教融合的项目合作。最近刚刚完成新一轮融资的新迈尔表示,将加大对智慧教学、引企入校、产教融合实训基地的投入,其位于山东东营的产教融合基地已经正式启用。
扩招100万人任务应能如期实现
作为落实《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重要举措,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高职院校大规模扩招100万人;扩大高职院校奖助学金覆盖面、提高补助标准;设立中等职业教育国家奖学金等。
为完成扩招工作,教育部随之下发《高职扩招专项工作实施方案》,高职扩招进入了实施阶段。
根据方案,这100万招生计划重点布局在优质高职院校、发展急需和民生领域紧缺专业、贫困地区。方案取消高职招收中职毕业生比例限制,允许符合高考报名条件的往届中职毕业生参加高职院校单独考试招生。针对退役军人、下岗失业人员、农民工、新型职业农民等群体单列计划,为各类群体提供灵活多样的升学和培养模式。
方案出台后,各省也陆续制定招生细则,如山东提出高职院校扩招6.85万人,广西提出今年高职扩招6.21万人等。目前,各省市的高职扩招工作还在进行中。根据教育部今年5月提供的数字,已落实2019年全国高职招生计划增量115万人,按照往年报到情况看,只要各地落实好招生计划,今年高职扩招100万人任务应能如期实现。
首批15所本科职业大学获批成立
在学校层面,部分高职学院承担起了“探索职业教育发展新路径,进一步完善职业教育体系,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任务。
今年6月,教育部正式发函,同意15所高职学院更名为“大学”,同时升级为本科院校,成为国内首批本科“职业大学”。15所院校分布在10个省份,山东省有3所,广东、陕西、江西各有2所,福建、广西、海南、河南、四川、重庆各有1所。以广东省为例,更名后的广东工商职业技术大学和广州科技职业技术大学分别有10个本科专业已经在今年正式启动招生。
其实,早在2018年12月,教育部明确全国15所职业学院升格为本科层次职业学校,开展本科层次职业教育试点。而本次高职升本出现了新变化,国家教育部明确提出了“升格为本科层次职业学校”,同时升本后名称均保留了“职业”二字,这在高职升本科中从未出现。
另外,记者了解到,职业教育为了适应社会的发展变化,各学校在专业设置上也进行了相应调整。比如随着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安全的火爆,北京部分学校对专业进行改造升级,开设了大数据运维、数据安全等相关专业。
中等职业学校迎来国家奖学金
结合高职扩招,同时也为提升职业教育吸引力,从今年开始,职业教育学生资助又出台了新政策,中等职业学校迎来了国家奖学金。
今年7月10日,教育部宣布设立中等职业教育国家奖学金,用于奖励中等职业学校(含技工学校)全日制在校生中特别优秀的学生,每年奖励2万名,奖励标准为每人6000元;据了解,此前,国家奖学金只限于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和高等专科学校等高等教育领域。
另外,从今年起,把本专科生国家奖学金名额由过去5万名增加到6万名,增加的1万个奖励名额全部用于高职院校学生,奖励标准为每生每年8000元;将高职院校国家助学金覆盖面提高10%,平均补助标准从每生每年3000元提高到3300元。
同时,扩大高职院校国家励志奖学金覆盖面。从今年起,将高职院校国家励志奖学金覆盖面提高10%,即由目前的3%提高到3.3%,奖励标准为每生每年5000元。
据了解,从秋季学期开始,河南已经设立中等职业教育国家奖学金,奖励全日制在校生中特别优秀的学生。河北也从2019年起设立中等职业教育国家奖学金,扩大高等职业院校奖助学金覆盖面,提高补助标准。
另外,记者注意到,随着职业教育发展进入快车道,嗅觉灵敏的资本市场也闻风而动。职业院校的收并购频繁发生,今年以来7个月时间,上市公司收购民办高校事件已超过10起,而且尚有多起交易正在谈判进程中。
2019年,随着“职教20条”的逐步落实以及社会力量的进入,职业教育正在迈入属于它的“黄金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