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6月份政治业务学习推荐内容

来源:   人气:4022   时间:2019-06-04


目  录



一、青年榜样习近平

二、深受触动!听习近平亲述成长点滴

三、开展这次主题教育 习近平给出“根本指针”

四、职业教育迎来发展新机遇

——以深化改革推动职业教育发展综述 

五、职业教育打出1+X人才培养迈向“一专多能”

六、完善以技能为导向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


一、青年榜样习近平

  15岁,知青下乡,陕北插队;

  22岁,走出窑洞,清华求学;

  26岁,大学毕业,在京工作;

  28岁,主动申请,来到基层;

  32岁,离开正定,厦门履新;

  ……

  习近平的青春成长故事常被提起。有青年感慨:“总书记是我们的学习榜样和人生导师,他的个人成长经历为我们的学习成长带来无尽动力。”

今天,我们一起重温、学习。


  迎难而上越挫越勇

  1969年1月13日,北京站,人山人海。知青、来送行的家人、维持秩序的警察、军人、车站工作人员,挤满了站台。

  这是北京知识青年即将启程“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时的情景。15岁的习近平,就在其中一列开往陕北的“知青专列”上。

  坐了一天一夜火车,又冒着滚滚飞扬的黄土乘坐卡车,再步行10里山路……最后进入眼帘的,尽是“穷山僻壤”。

  有知青坦言当时很失落,无法将眼前的情景与自己的未来联系起来。

  初到乡村,习近平心中同样茫然:“离开京城,投入一个陌生的环境中,周围遭遇的又是不信任的目光,年仅15岁的我,最初感到十分的孤独。”

  他被分到了梁家河大队。

  “我一去最受不了的就是跳蚤。”那种疼痛感习近平一直记得:“一咬就是成片的红包,最后红包就变成水泡了,水泡就烂掉,哎呀,痛不欲生啊。”

  吃的也不好,同行的知青回忆:“肚子里总是感觉空空的。”

  还有数不清的农活。“那时我们学犁地,虽然看着简单,人家都是一个直线就过去了,但是我们一弄,就是歪七扭八。”知青王燕生回忆,“近平最初和我们一样,干农活也是很不熟练。”

  另外,父亲仍在监管中,尚无明确结论,始终似一片乌云悬顶……

  艰苦的生活、不幸的境遇、完全陌生的环境,对于一个只有十几岁的少年来说,其内心的压力可想而知。

  最初,习近平也并不能完全调整好心态。“别人下去天天上山干活,我却很随意,老百姓对我印象不好。”

  彷徨、迷惘过一段时间后。曾经参加过革命的姨姨和姨夫的几句话对他产生了很大影响:“我们那个时候都找机会往群众里钻,你现在不靠群众靠谁?当然要靠群众!”

  一席话振聋发聩,让原本迷惘的习近平豁然开朗。

  他开始没黑没白地干活,风里雨里都在窑洞里铡草,牲口圈里铡草,一样一样地学。没过多久,习近平就连过数关,“不怕咬了”“什么都吃了”“所有的这一套生活上的事情都会自己料理”,还成了“最壮的劳动力”。

  对于信仰的追求,习近平同样拿出了迎难而上的那股子韧劲。

  为了加入中国共青团,他写过8份申请书;为了加入中国共产党,他先后写了10份申请书。

  第一次写入团申请书,公社书记坚决不同意,还把帮习近平递申请书的大队支部书记骂了回来。

  但习近平毫不气馁。“我是一个年轻人,追求上进,有什么不对?”过几天,他又写了两份申请,请支书又给递上去,就这样一直写到第八份。

  习近平后来回忆,当时心中已“没有那种凄苦之感,或者是一种自卑感”。无疑,支持他的是心中对共产主义坚定的信仰和面对困难越挫越勇的宝贵品质。

  习近平在繁重劳动之余还在一直坚持学习。

  为了让时间得到最高效利用,他“多线程操作”:白天干活,劳动休息时看书,放羊时也在黄土高坡上看书,到了晚上就在煤油灯下苦读到深夜。

  受挫不短志、逆境也涅槃。

  “近平这个人比较沉稳,抗压能力比较强。”曾经同住一孔窑洞的知青戴明说,“从来不跟我们诉苦,更不抱怨什么。”

  习近平自己则这样总结:艰难困苦能够磨练一个人的意志。七年上山下乡的艰苦生活对我的锻炼很大,后来遇到什么困难,就想起那个时候在那样的困难条件下还可以干事,现在干嘛不干?你再难都没有难到那个程度。

  几十年后,习近平这样勉励广大青年:“青年在成长和奋斗中,会收获成功和喜悦,也会面临困难和压力。要正确对待一时的成败得失,处优而不养尊,受挫而不短志,使顺境逆境都成为人生的财富而不是人生的包袱。”这段发自肺腑的话源于理解,更源自生活。

大胆探索 勇于创新

  1984年隆冬里的一个清晨,正定火车站。守在站台上接牛的人群突然热闹起来:“个头真不小。”

  习近平曾回忆这段往事:“正定那时搞的是纯农业,我考虑正定离石家庄很近,就提出搞多种经营,发展‘半城郊型’经济……养奶牛也是那时开始的。”这批牛的到来,带动养牛业迅速发展起来,成为正定面向县外的一笔“大买卖”。

  正定人至今难忘,30多年前,正是在习近平的带领下,正定打开封闭的大门,拆掉思想的围墙,迎来八面来风。

1983年,时任中共正定县委书记的习近平同赵村群众交谈。1983年,时任中共正定县委书记的习近平同赵村群众交谈。

  分配上搞平均主义、社员出工不出力、生产效率低下,怎么办?习近平力推农村改革。在习近平的倡导下,1983年1月,正定在河北开创先河,全面推行包干到户责任制办法。两三年时间,全县农业总收入翻了近两番。

  “依托城市,服务城市,大搞农工商、农民变工人、离土不离乡。”“城市需要什么,我们就种什么;城市需要什么,我们就加工什么。”习近平提出的“半城郊型”经济发展路子,让所有人耳目一新,更让正定实现了“利城富乡”。

  “山西省一位县委书记到正定参观,临行前感慨地说:‘这里,听不见人人喊改革,但处处在改革。’”

  这是1985年第1期《中国青年》上一篇通讯里的一段描写,报道的正是时任正定县委书记习近平领导下“高产穷县”的新面貌。

  那个时候,习近平刚过而立之年。

  两年多前,习近平放弃了北京的优越条件来到正定,先后任县委副书记、县委书记。

  刚来的时候,正定头戴粮食高产县的帽子,却连温饱都没解决。

  “亩产过千斤可农民还吃不饱,偷着到外县换红薯干吃。这些事,你了解不?”上任没多久,从三角村调研回来的习近平这样向时任正定县委副书记的程宝怀发问。

  “我了解。”程宝怀回答。

  习近平点点头,继续分析:“我觉得正定当前的现状是,经济上农业单打一,农业上粮食单打一。交的粮食越多,群众收入越低,咱们实际是个‘高产穷县’!”

  “我们应该向上级反映一下,争取减少一部分征购。”习近平郑重地说。

  不久之后,好消息传来,当年全县粮食征购任务减少了2800万斤!

  谦逊随和的习近平,在改革问题上始终果断干脆、态度坚决。

  “广大青年要保持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劲头,不懂就学,不会就练,没有条件就努力创造条件。”这是习近平对青年一代的殷切期望,也是他自己的真实青春写照。

  “习副市长敢负责有担当!”

“在最紧张最困难的时候,他拨出的这30万,彻底扭转了一座百年建筑的命运!”时任厦门博物馆馆长、负责八卦楼修复工作的龚洁多年后回忆起和习近平的那次对话,仍难掩激动之情。

  那是1986年的一天,龚洁向时任厦门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的习近平发出参观八卦楼的邀请。

  “好啊!”习近平答应得很干脆。

  院落里转了一圈后,龚洁说,“还有楼上”。

  “我知道你的意思。”习近平会意,伴着老旧楼板发出的嘎吱声拾级而上,目之所及,是屋顶长期漏水遗留下的一道道黄褐色霉迹……

  “缺多少?”习近平边走边问。

  “30万元。”龚洁回答。

  “明天来拿。”习近平说。

  这件事发生在习近平赴厦门履新的第二年。当时,习近平30岁出头,“是市领导班子中最年轻的一位”。时任厦门市委副书记的王金水回忆:“他做事很扎实,很注重调查研究,不打官腔。他经常深入基层,对基层碰到的难题,不是叫别人写报告,而是直接带到市政府落实,很快就解决。”

  有一年,厦门出现30多年未见的百日大旱。稻田里,本该抽穗扬花的水稻大面积枯死。稻田边,习近平眉头紧皱。

  “不能等!拖拉机、电灌抽水机、柴油、化肥,都赶紧调配。”习近平当场拍板,并督促有关部门尽快落实。之后,他带队到田间地头,站在抗旱第一线,及时解决实际问题……

  因抗旱及时,当年农民人均收入不但没有减少,还增长了20元。

  “习副市长敢负责有担当!”当地群众赞不绝口。

  “广大青年要牢记‘空谈误国、实干兴邦’,立足本职、埋头苦干,从自身做起,从点滴做起,用勤劳的双手、一流的业绩成就属于自己的人生精彩。”习近平用自己的火热青春,为这句寄语写下生动注脚。

以强者的勇气面对逆境和挫折,迎难而上、越挫越勇;以开拓者的锐意突破藩篱、积极进取;以实干家的态度立足本职、勇于担当。这便是习近平为广大青年朋友树立的榜样。(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网)


二、深受触动!听习近平亲述成长点滴

人生的黄金时期在青年。如果把人生比作自然的四季,青春就是最明媚的盛夏时节。我们这一代青年人,该如何书写青春?

 回溯习近平的青春成长岁月,15岁时来到梁家河插队面临各种挑战,最后当上了大队支部书记;20岁挑起了梁家河大队支部书记重担,带领村民建起陕西第一口沼气池;30岁主政一方,当上正定县委书记时依然骑着自行车下乡走访。

 通过习近平的成长点滴,能感受到跨越时空、直击人心的成长力量。青年习近平的成长典范,正可为当代青年的价值坐标锚定方向。

  小时候就立下“精忠报国”志向 直言“工作很累但很愉快”

“功崇惟志,业广惟勤。”五六岁的时候,习近平跟母亲去买岳飞的小人书,“精忠报国”四个字他一直记着,成为一生追求的目标。1969年初,不满16岁的习近平主动申请到陕北农村插队,来到了延川县文安驿公社梁家河大队。

习近平在《我是黄土地的儿子》文章中回忆说,15岁来到黄土地时,我迷惘、彷徨;22岁离开黄土地时,我已经有着坚定的人生目标,充满自信。

2015年10月21日,习近平在伦敦金融城市长晚宴上的演讲中提到,“我不到16岁就从北京来到了中国陕北的一个小村子当农民,在那里度过了7年青春时光。那个年代,我想方设法寻找莎士比亚的作品。”“年轻的我,在当年陕北贫瘠的黄土地上,不断思考着‘生存还是毁灭’的问题,最后我立下为祖国、为人民奉献自己的信念。”

在今年习近平首次出访过程中,“70后”的意大利众议长菲科突然询问习近平一个问题,“您当选中国国家主席的时候,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习近平主席的目光沉静而充满力量,他说,这么大一个国家,责任非常重、工作非常艰巨。我将无我,不负人民。我愿意做到一个“无我”的状态,为中国的发展奉献自己。

习近平讲道,一个举重运动员,最开始只能举起50公斤的杠铃,经过训练,最后可以举起250公斤。我相信可以通过我的努力、通过全中国13亿多人民勠力同心来担起这副重担,把国家建设好。我有这份自信,中国人民有这份自信。

青年习近平的家国情怀,为我们诠释了何为矢志不渝、何是坚定信仰。“为祖国、为人民奉献自己的信念”从很小的时候就在习近平的心中扎根,也在他从政的点滴工作中践行着。

今年4月, 习近平复信美国伊利诺伊州北奈尔斯高中学生,信中提到,“我的工作是为人民服务,很累,但很愉快。”

  “艰难困苦能够磨练一个人的意志” 遇事处变不惊、知难而进

习近平在《我是黄土地的儿子》文章中提到,艰难困苦能够磨练一个人的意志。七年上山下乡的艰苦生活对我的锻炼很大,后来遇到什么困难,就想起那个时候在那样的困难条件下还可以干事,现在干嘛不干?你再难都没有难到那个程度。这个对人的作用很大。一个人要有一股气,遇到任何事情都有挑战的勇气,什么事都不信邪,就能处变不惊、知难而进。

在梁家河窑洞里,习近平读了车尔尼雪夫斯基的《怎么办》,当时在习近平心中引起了很大震动。书的主人公拉赫美托夫,过着苦行僧式的生活,为了磨炼意志,甚至睡在钉板床上,扎得浑身是血。那时候,习近平觉得锻炼毅力就得这么炼,干脆也把褥子撤了,就睡在光板炕上。一到下雨下雪天,就出去摸爬滚打,下雨的时候去淋雨,下雪的时候去搓雪,在井台边洗冷水澡。

在《我是黄土地的儿子》文中,习近平回忆了自己在梁家河时的情况。起初,他干活老想偷懒,工分比妇女还少;后来,他过了跳蚤关、饮食关、劳动关和思想关等考验,成了种地的好把式、“吃苦耐劳的好后生”;4年后,还当上了大队支部书记。

1973年,习近平有机会重返校园读书,但因“黑帮子弟”身份被清华大学拒绝,只能去读延安师范大学。换作平常人,或许也就接受了命运的安排——因为再不济,这也毕竟是一所正规大学。然而习近平或许天生有一股不服输的劲儿,果断放弃并于1975年再次报考清华,最终如愿以偿。

2013年5月4日,习近平同各界优秀青年代表座谈时讲到,青年时期多经历一点摔打、挫折、考验,有利于走好一生的路。要历练宠辱不惊的心理素质,坚定百折不挠的进取意志,保持乐观向上的精神状态,变挫折为动力,用从挫折中吸取的教训启迪人生,使人生获得升华和超越。

  “干事创业、辛勤耕耘” 奋斗的人生才是幸福的人生

无奋斗,不青春,努力拼搏是青年的最鲜明标志。习近平曾说,“青年时光非常可贵,要用来干事创业、辛勤耕耘,为将来留下珍贵的回忆。”

“志之所趋,无远弗届,穷山距海,不能限也。”20岁的习近平挑起了梁家河大队支部书记的重担。有一天,习支书翻着《人民日报》,一条消息吸引了他:四川不少地方实现了沼气化。想想村里人冬天要拉煤的辛苦,他动了心思。几天后,他请了假,自费跑去四川绵阳考察沼气池建造。那时延安没通火车,习近平坐了两天汽车到西安,然后又坐火车辗转到四川。

回村后,习近平给乡亲们讲沼气的好处,然而乡亲们听得云山雾绕。他决定先建好第一口沼气池,让事实来说服村民。几个月后,村民们用第一口沼气池的沼气烧饭照明时,都夸这个后生“有知识、点子多”。梁家河的这口沼气池成了陕西省有史以来的第一口沼气池。到1975年,习近平领着村民建起了几十口沼气池,基本上解决了村民烧饭、照明的问题。

“我在正定时经常骑着自行车下乡,从滹沱河北岸到滹沱河以南的公社去,每次骑到滹沱河沙滩就得扛着自行车走。虽然辛苦一点,但确实摸清了情况,同基层干部和老百姓拉近了距离、增进了感情……”习近平担任河北正定县委书记期间,经常骑自行车下乡。

1984年6月17日,31岁的县委书记习近平的名字第一次出现在人民日报二版刊发的通讯《正定翻身记》中。文中披露了习近平在县委书记的岗位上,解放思想、锐意改革、执政为民的许多细节。

习近平在2018年春节团拜会上说,只有奋斗的人生才称得上幸福的人生。奋斗是艰辛的,艰难困苦、玉汝于成,没有艰辛就不是真正的奋斗,我们要勇于在艰苦奋斗中净化灵魂、磨砺意志、坚定信念。

  注意劳逸结合 “内在有激情,但是还要从容不迫”

“作为国家领导人,我们已经以身许国。工作肯定是一种超负荷的状态,但是也要注意一张一弛,劳逸结合。比如我本人现在还是抽出时间来游泳,一天一千米。”习近平接受俄罗斯电视台专访时提到。

2014年2月,习近平在俄罗斯索契接受俄罗斯电视台专访时也提到,“说到体育活动,我喜欢游泳、爬山等运动,游泳我四五岁就学会了。我还喜欢足球、排球、篮球、网球、武术等运动。冰雪项目中,我爱看冰球、速滑、花样滑冰、雪地技巧。特别是冰球,这项运动不仅需要个人力量和技巧,也需要团队配合和协作,是很好的运动。”

 2015年1月,习近平同中央党校第一期县委书记研修班200余名学员进行座谈并发表重要讲话。习近平和在座的县委书记们分享了他当年颇有心得的一句话:“你手里攥着千头万绪,攥着一千个线头,但是一个针眼一次只能穿过一条线”。他说这句话让他想明白了,此后自己一天就工作到晚上12点,“然后就不做了,睡大觉,第二天重新来过”。他提醒干部们,“内在有激情,但是还要从容不迫”。

不熬夜,要有出色的时间管理和分配能力。今年4月25日,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正式开幕前一天,习主席密集会见了14位领导人,创造了近年来中国最高领导人单日“一对一”会见国外领导人的新纪录。

  青年干部有四忌 “滴水穿石”的精神值得赞赏

《摆脱贫困》书中收录了《从政杂谈》这篇文章,文中习近平提到了“青年干部四忌”。文章是习近平对青年领导干部如何干好工作问题的看法,对青年成长也有非常重要的借鉴意义。

文中指出,青年干部是党的事业的希望。青年干部精力充沛,年富力强,热情高,有闯劲,但也有许多短处。在成长过程中应扬长避短,特别要注意四忌:

一忌急于求成。许多青年干部走上领导岗位,有一股狠狠砍几“板斧”,扭转一下局面的虎劲。这种工作热情和想获得社会承认的动机是好的。但如果在情况不明、心中无数的时候,求成心切,操之过急,也容易违背科学,脱离实际。“治乱绳,不可急”,急于求成本身就孕育着失败的危险。

我认为,青年干部不能只热衷于做“质变”的突破工作,而要注重做“量变”的积累工作。我赞赏“滴水穿石”的精神,赞赏默默奉献的精神,提倡干部埋头苦干,着眼于长期的、为人铺垫的工作。

二忌自以为是。现在的青年干部基本都受过中、高等教育,有一定的书本知识,但涉世未深,磨炼不足,缺乏经验,容易产生“世人皆睡,唯我独醒”的错觉,以及轻视历史经验的倾向。归根到底,书本知识只是一种间接的知识,来源于千千万万劳动群众实践经验的积累总结。瞧不起历史经验,就是瞧不起群众。脱离群众,孤家寡人,你就一事无成。

三忌朝令夕改。青年干部初到任上,无论干好干坏,一段时间之后,都会听到各式议论:赞颂、肯定者有之,怀疑、反对者有之。

青年干部要不为一时议论所动,不为一时扬抑所惑,不追赶时尚,不迎合潮流。随着你坚定信念和正确决策为更多的人所了解和理解,随着问题的逐步解决,各种议论自然会慢慢平息。平息的过程也是你获得承认的过程。

四忌眼高手低。书本知识多而实践经验少的同志,容易犯大事做不来小事又不愿做的毛病,最后变成“客里空”。

“天下大事,必做于细”。在“做大事”上,青年干部都要有一种老实的态度,甘做最普通的事,乐于扮演拾遗补缺、跑龙套的角色。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地积累经验,逐步获得社会的承认,在平凡的工作中获得不平凡的成就。(中国共产党新闻网记者 姚茜整理)



三、开展这次主题教育 习近平给出“根本指针”

[学习进行时]“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工作会议5月31日在北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这次主题教育,总书记提出哪些要求?新华社《学习进行时》为您提炼讲话的干货。

31日,习近平总书记出席“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工作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

这篇重要讲话深刻阐述了开展主题教育的重大意义,深刻阐明了主题教育的目标要求和重点措施,对开展主题教育提出了明确要求,具有很强的政治性、思想性、针对性、指导性,是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根本指针,是新时代加强党的建设的纲领性文献。

  ◆4个“迫切需要”,明确回答为什么要开展主题教育

  开展这次主题教育:

  •是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的迫切需要

  •是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的迫切需要

  •是保持党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迫切需要

  •是实现党的十九大确定的目标任务的迫切需要


  ◆4个“就是要”,深刻阐释其重大意义

  开展这次主题教育:

•就是要坚持思想建党、理论强党,坚持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推动广大党员干部全面系统学、深入思考学、联系实际学,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

•就是要认真贯彻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奔着问题去,以刮骨疗伤的勇气、坚忍不拔的韧劲坚决予以整治,同一切影响党的先进性、弱化党的纯洁性的问题作坚决斗争,努力把我们党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

•就是要继续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自觉践行党的根本宗旨,把群众观点、群众路线深深植根于思想中、具体落实到行动上,着力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不断增强人民群众对党的信任和信心,筑牢党长期执政最可靠的阶级基础和群众根基;

 •就是要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发扬革命传统和优良作风,团结带领人民把党的十九大绘就的宏伟蓝图一步一步变为美好现实。

  ◆把握12字“总要求”

  这次主题教育的总要求是:守初心、担使命,找差距、抓落实

守初心,就是要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以坚定的理想信念坚守初心,牢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时刻不忘我们党来自人民、根植人民,永远不能脱离群众、轻视群众、漠视群众疾苦。

担使命,就是要牢记我们党肩负的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勇于担当负责,积极主动作为,保持斗争精神,敢于直面风险挑战,以坚忍不拔的意志和无私无畏的勇气战胜前进道路上的一切艰难险阻。

 找差距,就是要对照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中央决策部署,对照党章党规,对照人民群众新期待,对照先进典型、身边榜样,坚持高标准、严要求,有的放矢进行整改。

抓落实,就是要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转化为推进改革发展稳定和党的建设各项工作的实际行动,把初心使命变成党员干部锐意进取、开拓创新的精气神和埋头苦干、真抓实干的自觉行动,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推动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落地生根,推动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把握5个“重点”,明确定出目标任务

•理论学习有收获,重点是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在原有学习的基础上取得新进步,加深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中央大政方针的理解,学深悟透、融会贯通,增强贯彻落实的自觉性和坚定性,提高运用党的创新理论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能力。

 •思想政治受洗礼,重点是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传承红色基因,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始终忠诚于党、忠诚于人民、忠诚于马克思主义。

•干事创业敢担当,重点是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以强烈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保持只争朝夕、奋发有为的奋斗姿态和越是艰险越向前的斗争精神,以钉钉子精神抓工作落实,努力创造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实绩。

 •为民服务解难题,重点是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坚守人民立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增进同人民群众的感情,自觉同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着力解决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以为民谋利、为民尽责的实际成效取信于民。

 •清正廉洁作表率,重点是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保持为民务实清廉的政治本色,自觉同特权思想和特权现象作斗争,坚决预防和反对腐败,清清白白为官、干干净净做事、老老实实做人。

  ◆阐明方法步骤,真抓实干转变作风 

 4方面工作贯穿全过程

  学习教育

要强化理论武装,深入开展革命传统教育、形势政策教育、先进典型教育和警示教育,聚焦解决思想根子问题,自觉对表对标,增强学习教育针对性、实效性、感染力。

  调查研究

要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了解民情、掌握实情,搞清楚问题是什么、症结在哪里,拿出破解难题的实招、硬招。

  检视问题

要教育党员干部以刀刃向内的自我革命精神,广泛听取意见,认真检视反思,把问题找实、把根源挖深,明确努力方向和改进措施,切实把问题解决好。

  整改落实

要把“改”字贯穿始终,立查立改、即知即改,能够当下改的,明确时限和要求,按期整改到位;一时解决不了的,要盯住不放,通过不断深化认识、增强自觉,明确阶段目标,持续整改。

  •做到3个“结合”,注重实际效果

同完成改革发展稳定各项任务结合起来

同做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各项工作结合起来

同党中央部署正在做的事结合起来

  •突出自上而下、以上率下

这次主题教育在中央政治局常委会领导下开展。各级党委(党组)要把主体责任扛起来,主要领导同志要担负起第一责任人责任。党委(党组)成员要认真履行“一岗双责”,对分管领域加强指导督促。

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要先学一步、学深一点,先改起来、改实一点,同时要担负好领导指导责任,抓好所属单位党组织的主题教育。

各级党委(党组)要加强督促指导。中央指导组要进行巡回指导,加强对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开展主题教育的督促指导。省区市党委和行业系统主管部门党组(党委)要派出巡回指导组。

2019年05月31日  新华网 责任编辑:张申


四、职业教育迎来发展新机遇——以深化改革推动职业教育发展综述 

新华社记者柯高阳、胡浩

职业教育是现代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2019年初,《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印发,明确了深化职业教育改革的重大制度设计和政策举措,职业教育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政策红利集中释放

当前,我国经济正处在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需要大量技术技能人才。这就要求职业教育加快改革发展,进一步对接市场,优化调整专业结构,更大规模地培养培训技术技能人才,有效支撑我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以提升职业教育质量为主线,提出一系列改革举措:建立一批制度标准,完善国家职业教育制度体系,完善学校设置、师资队伍、教育教学相关标准和职业培训标准;实施一批重大项目,实施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打造一批高水平实训基地等;启动一批改革试点,开展1+X证书制度、推进职业教育国家“学分银行”建设、构建符合国情的国家资历框架、探索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培育产教融合型企业等试点;推出一批扶持政策,落实生均经费标准,扩大奖助学金覆盖面等。

实施方案发布几个月来,教育部会同中宣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人社部等10多个部门,就高职扩招百万、启动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1+X证书制度试点、大规模职业技能提升行动、产教融合型企业、职业教育活动周等出台了十余个政策文件,集中释放了一批含金量高的政策红利。

实践探索精彩纷呈

5月6日一大早,济南市铁路玉函小区迎来了一批身穿白大褂的客人。原来,这是济南特殊教育中心中医康复保健专业师生在此进行按摩义诊技能展示。

自2015年起,国务院将每年5月的第二周设为“职业教育活动周”。今年的活动周期间,各地除举行启动仪式外,还开放校园、开放企业、开放实训基地,通过开展职业体验观摩、校企合作成果展示、校园文化展示等活动,提升社会各界对职业教育的认同度。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的基本办学模式,也是办好职业教育的关键所在。

5月9日下午,在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的校园超市里,十余名身着统一制服的连锁经营管理专业学生正在摆货架、收银;一旁的“智慧新零售产教融合校中店实训中心”,老师正结合大数据分析给学生讲授“连锁零售企业商品采购”相关课程……这是永辉超市与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采用校企合作模式共建的“智慧零售校中店”,也是重庆市80个高职院校“双基地”之一。

“每届连锁经营专业约85%的学生,都会进入这家实训中心,按照店长的标准完成学习。”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党委书记任波说。

浙江省大力推行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鼓励各地建立以区域或专业为纽带、地方政府或行业为主导、高职院校为龙头、中职学校和企业共同参与的职教集团或联盟,已组建100多个职教集团。

下好职业教育改革这盘大棋

谈到职业教育改革发展下一步的着力点,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司长王继平介绍,将把推进《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落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中心工作任务。

“职业教育体制机制‘四梁八柱’已经搭建起来,现在进入到全面施工、内部装修阶段。”王继平表示,将抓好部门、地方、学校、企业四个着力点,把各项改革任务做深做实,努力下好职业教育改革这盘大棋。

他介绍,教育部将会同各部门出台更多有含金量的配套政策,努力在提高技术技能人才地位待遇、激发企业和社会力量参与职业教育的内生动力、强化职业教育条件保障等方面取得实效。同时,将进一步强化地方政府统筹发展职业教育的责任,充分发挥学校育人主阵地和主渠道作用,推动职业院校教师、教材、教法改革,特别是探索长学制培养高端技术技能人才,开展本科层次职业教育试点,推动具备条件的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此外,将完善激励机制,为社会力量兴办职业教育探索路径,推动职业院校和行业企业形成命运共同体。



五、职业教育打出1+X人才培养迈向“一专多能”

发布时间:2019-04-25  来源:济南日报

“这次‘1+X’证书制度改革,充分表明国家对职业教育越来越重视,也为我们高职学生的就业增加了一份保障,对于我们来说非常及时。”谈起《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中“1+X”证书试点工作,济南职业学院2017级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的王传升说,“之前大学生毕业找工作,用人单位都以学历为主要衡量标准,在当今竞争激烈的社会职场,单一的学历证书非常缺乏竞争力。而现在除了毕业证书之外,国家还鼓励我们积极取得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用人单位也将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作为招聘、录用的主要依据。这样一来,过去那种只靠学历混工作的日子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只有真正有本事的人才能在快速的社会变迁中站稳脚跟,不被抛弃。”同样,在这种形势下,学生们的学习压力也将随之增大,在校汽修专业学生在山东省职教周活动中展示盲拆发动机。

“目前,从政策层面讲,中职和高职学生只要拿到一个学历证就可以毕业,但这并不能体现职业教育的内涵和特色,也难以区别于普通教育。现在这个改革有可能会正式出台明确的制度,除了学历证之外,还要再取得一个‘X’证书。”

距离2018年11月7日,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司长王继平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发言刚刚过去百天,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联合印发《关于在院校实施“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试点方案》(以下简称《试点方案》),在职业教育领域推行“1+ X”证书制度,以指导建设和引入高质量的社会化证书,促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评价。

火”起来的职教要“下一盘大棋”

2019年对于中国的职业教育可以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年份,从1月到现在不足5个月的时间,国家关于发展职业教育的重要政策和措施接连出台,可以说开启了中国职业教育发展的新篇章。

建立“学分银行”,探索建立职业教育个人学习账号,实现学习成果可追溯、可查询、可转换;学历与技能证将互通,一毕业,不仅拥有学历证书,还能取得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继《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发布后,4月10日,国家再次发布《关于在院校实施“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试点方案》(以下简称《试点方案》),在全国职业教育范围内推行“1+X”证书制度。

所谓“1”,就是原本毕业时就能取得的学历证书;而“X”,指某种技术技能的资格证书,即,职业学校在校学生只有在同时取得学历证书以及与之专业相关的技能资格证书才能毕业。

《试点方案》指出,未来的目标是:到2022年,职业院校教学条件基本达标,一大批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向应用型转变,同时,还要促成职业教育由追求规模扩张向提高质量转变,大幅提升新时代职业教育现代化水平,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优质人才资源支撑。

“今年,职业教育要‘下一盘大棋’,将印发实施《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启动‘1+X’制度试点,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推动办学模式由参照普通教育向类型教育转变。”在2019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陈宝生提出“要瞄准服务高质量发展深化改革”,他认为,启动实施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建设一批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高职学校和骨干专业,鼓励大企业举办高质量的职业学校。

“1+X”证书制度的提出,其主要方向就是要成为职业教育改革的利器,在鼓励学生获得学历证书的同时,积极取得多类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能够不断的成长,并为促进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培训模式和评价模式改革,以及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举措。

培养“一专多能”复合型人才

2019年2月,国务院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4月1日,教育部和财政部下发了《关于实施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的意见》,到2035年,我国一批高职学校和专业群要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打造技术技能人才培养高地和技术技能创新服务平台,支撑国家重点产业、区域支柱产业发展,引领新时代职业教育实现高质量发展;再到近日发布《试点方案》的通知,正式启动了高等职业教育培养模式的改革。

国家重磅文件接连出台,既有规划与蓝图,也有具体的行动计划和方案,这背后潜藏的原因,被业内人士解读为,作为与就业联系最为紧密的职业教育,在此时间点提出发展是以促进就业稳定为目的。此外,新形势下,中国对新型技术工人需求也发生改变,而此前,体制内职业教育长期面临着与市场脱节的尴尬局面。

“通过这个制度的实施,可以预见的是学校教学与社会实际的联系将更加密切。”对此,济南职业学院教务处处长张松认为,“1+X”证书制度的出台,未来对学校的专业建设、课程设置、教师队伍建设等方面有着积极的作用,同时,还会促进职业教育的教学改革,以弥补原有的不足。期间就需要他们多获取一些相关专业的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成为“一专多能”的复合型技能人才,提高就业适配度。

动力续航助力职教再提升

即将试航的“1+X”证书制度设计对于解决长期以来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不够紧密的问题,调动社会力量参与职业教育的积极性,深化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和评价模式改革,畅通技术技能人才成长通道,促进就业创业具有重要作用。

“职业教育的重要使命之一,就是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能够满足其需求的实用性人才,并使这些人才具备可持续发展的能力。随着数字化技术浪潮的到来,我国的产业结构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北京大学中国职业研究所副所长陈李翔对于“1+X”证书政策,曾表示,目前国内现代农业、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技术技能人才缺口巨大,结构性就业矛盾日益突出,职业院校必须加大人才培育力度,改革教育教学体系,才能适应快速增长的人力资源需求。《试点方案》提到,在建筑工程技术、信息与通信技术、物流管理、老年服务与管理、汽车运用与维修技术5个职业技能领域,遴选确定参与首批试点的6个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分别为建筑信息模型(BIM)职业技能等级证书、Web前段开发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物流管理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老年照护职业等级证书、汽车运用与维修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和智能新能源汽车职业技术等级证书。据了解,这一数字在年底将会扩大到10个,稳步推进“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

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作为毕业生、社会成员职业技能水平的敲门砖,也是对在校学习成果的一种肯定。同时,证书还可以体现岗位能力要求,反映出在校生的职业活动和个人职业生涯发展所需要的综合职业能力,全面涵盖专业知识、职业素养和技能操作,夯实学生可持续发展基础,以人才评价模式改革带动职业教育质量提升。学生自主选择参加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培训与考核,每个职业技能均分为初、中、高三个等级。

“1+X”证书制度的推行,必将提升我国职业院校学生的就业竞争能力和院校的人才供给能力,增强职业院校的市场吸引力,为推动我国职业教育的深入改革提供持续动力。 (本报记者赵一帆)


六、完善以技能为导向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

发布时间:2019-04-16  来源:工人日报

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目的是为国家人力资源强国建设培养一支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人才队伍,为国家经济社会健康发展提供技能人才支撑。两种类型的职业教育院校必将发挥各自优势,坚持不同的发展道路和特色,为构建具备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事业贡献自身的力量。

“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既是党的十九大对开创我国职业教育和培训工作新局面的重要部署,也是党中央对我国人力资源开发事业的新要求。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也提出,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支持企业和社会力量兴办职业教育;要以现代职业教育的大改革大发展,加快培养国家发展急需的各类技术技能人才,让更多青年凭借一技之长实现人生价值,让三百六十行人才荟萃、繁星璀璨。


一、对职业教育和培训关系的认知

相对于国家人力资源开发事业,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只是组成部分和平台手段,目的是为国家人力资源强国建设培养一支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人才队伍,为国家经济社会健康发展提供技能人才支撑。把“职业教育”与“培训”并列的提法值得重视,“职业教育”指职业学校教育;“培训”主要指对劳动者开展技术业务知识、实际操作能力和职业素养的教育训练活动。把我国职业教育定位为与职业培训相区别的职业学校教育,明确两者具有同异兼具特点是必要和重要的。

两者相同之处主要表现为,都要以就业为导向,以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人才为目标;都属于国家人力资源开发系统的重要环节。二者不同之处在于,一是性质不同。职业学校教育属于国民教育系列的学历教育,职业培训属于非学历的技能培养;二是功能不同。职业学校教育兼具准职业人培养功能和专业深造功能;职业培训则兼具受训者就业功能和技能提升功能;三是对象身份不同。职业学校教育对象主要是校内学习者——初中或高中毕业的学生;职业培训主要对象是校外劳动者——愿意参加就业技能培训、岗位技能提升培训、就业创业培训的学员;四是双证书要求不同。职业学校教育要求实行毕业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或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兼具,职业培训没有双证书制度的强制性要求;五是学习制度不同。职业学校教育的时间是全日制的;职业培训时间是碎片化的长短期不一的培训。

可以说,职业学校教育与职业培训是两个不同的体系,它们有着不同的历史渊源、管理主体、功能和发展道路。


二、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的“四梁八柱”

“四梁八柱”是种架构性比喻,职业教育与培训体系的“四梁八柱”应该根据国家产业结构优化而有所调整。建议至少应当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两种类型的并存。我国职业教育领域存在两条不同的办学路径,绝大多数职业学校坚持以学历为特色,以升学为导向,培养学历人才;绝大多数技工院校坚持以技能为特色,以就业为导向,培养技能人才,通过校企合作和双证书制度培养中级工、高级工、预备技师。两种类型的职业教育院校必将发挥各自优势,坚持不同的发展道路和特色,为构建具备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事业贡献自身的力量。

四个积极性的调动。职业教育和培训的主体主要有3个:职业学校(技工院校)、社会培训机构、用人单位。建立和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市场应发挥决定性作用,政府应发挥根本性作用,培养主体应发挥关键性作用。只有市场、政府、培养主体三者协同发力,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才能完善。从培养主体的角度看,应当具备并长期保持四个积极性:院校开展教育和培训的积极性、企业合作培养的积极性、教师工学一体教学的积极性、学生工学一体学习的积极性。

职业院校具有良好的职业培训资源、较好的社会声誉和非营利性特点等优势。职业院校开展职业技能培训,重点应该做到“三个对接”:培训专业(工种)与产业需求对接;培训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培训教学过程与岗位工作过程对接。校企双方合作开发职业技能培训课程,合作培养职业技能培训师资队伍,确保培训教师的教学过程与岗位工作过程对接,全面提高职业技能培训的质量。建议职业院校把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三合”与“三个对接”结合起来规划学校,创新学校,发展学校。

八项内涵的建设。在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调动四个积极性的同时,建议从8个方面开展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的内涵建设。

一是校企合作。基本要求是实行校企双制办学。其中,“双制”指:招生即招工培养制度与招工即招生培养制度并举,院校育人机制与企业育人机制结合。二是专业建设。基本要求是院校的专业建设按专业设置、专业发展、专业调整三个阶段及其相关要求实施;职业(工种)培训按国家基本职业培训包和地方(行业)特色职业培训包执行。三是课程教学。基本要求是执行工学一体化教学制度。四是师资培养。基本要求是按一体化教师标准培养工学一体化教师。五是内部治理。基本要求是重点抓好学生职业素养培育、教学教研制度、人事制度改革、财务制度改革、行政后勤服务等工作。六是信息服务。基本要求是,一要构建新一代网络教学环境;二要运用人工智能改造培养模式、课程内容、教学方法、评价体系、院校治理模式;三要鼓励学生、学员用手机上课。七是技能竞赛。基本要求是,一要把技能竞赛视为学校一项职能;二要建立健全技能节制度;三要每个专业设立一个有学校资金支持的技能社团;四要积极参与各类各级技能大赛;五要改进课程开发方法。在部分合适的课程开发中,吸纳世界技能大赛的先进理念、技术标准,培养具有世界竞争力的高技能学生。八是质量评价。基本要求是按一体化学习活动、一体化学习任务、一体化课程、一体化专业4个层次的相关指标开展教学质量评价。


三、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的建议

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不宜就体系谈体系,应充分关注其相关性。建议深入基层调研,广泛征求意见,制定一个真正能够促进高质量职业教育与培训工作的可操作、可评价的行动方案,指导地方政府和院校执行。

开展高质量培训,建议坚持两个原则。“三个对接”原则:培训专业(工种)与产业需求对接;培训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培训教学过程与岗位工作过程对接。“三所对接”原则:“所培、所考、所用对接”——学生(学员)技能培训所学、技能鉴定所考、工作岗位所用三者对接。完善政府资金“三补”制度。当前,我国职业技能培训市场不够规范,职业技能培训质量不够高的原因之一是政府资金的补贴力度、补贴对象、补贴方式有待改进。

从人社部近几年的实践看,技工教育和培训体系建立起技工教育、职业培训、技能评价、就业创业服务、技能竞赛、表彰激励、宣传引导7个运行机制,形成了以7个机制为主要内容的、具有联通联动特点的运行体系。实践证明,这样的体系既具中国特色,又切实有效,属于利党、利国、利民的改革创新和制度供给,是落实十九大报告提出的“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的最好例证,应大力发展以技能为导向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