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1月份政治业务学习推荐内容

来源:   人气:2043   时间:2019-10-28


目   录


一、中国的明天必将更加美好

二、没有任何力量能够阻挡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进步伐

三、晒晒中国减贫成绩单:这些变化你感受到了吗?

四、从新中国70年品读四个“为什么”


一、中国的明天必将更加美好

—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会上重要讲话


历史照亮未来,征程未有穷期。奋进新时代、踏上新征程,我们不敢有丝毫的自满,但怀有无比的自信。

“中国的昨天已经写在人类的史册上,中国的今天正在亿万人民手中创造,中国的明天必将更加美好。”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以宏大的历史视野、深邃的历史眼光,回顾中国的昨天、把握中国的今天、展望中国的明天。击鼓催征,这是进军的动员令;奋楫扬帆,这是前行的集结号。铿锵话语、壮志豪情,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激励亿万中华儿女在复兴征程上继续奋勇向前。

70年艰苦创业,70年披荆斩棘,70年厚积薄发。在一穷二白的一张白纸上,中国共产党带领亿万人民,画出了最新最美的画图。今天,近14亿中国人民意气风发、豪情满怀,960多万平方公里的祖国大地生机勃发、春意盎然,5000多年的中华文明光彩夺目、魅力永恒,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坚如磐石、充满活力,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前程伟大、前途光明。历史已经证明,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不仅善于打破一个旧世界,而且善于建设一个新世界。面向未来,中国人民一定能!中国一定行!

回望新中国的历史,我们激情澎湃;踏上新时代的征程,我们信心满怀。当今世界正在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正处于关键时期。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中国未来30多年的宏图,犹如一幅壮美的画卷,等待着我们去描绘。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一定要实现,也一定能够实现。

山以险峻成其巍峨,海以奔涌成其壮阔。综观世界历史,任何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发展,都不是一帆风顺的。凭着“敢教日月换新天”的豪情,中国站起来了;靠着“杀出一条血路”的气概,中国富起来了;在“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奋斗中,我们迎来从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当此船到中流、人到半山之时,更需要我们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继续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征服新长征路上的雪山草地,跨越新征程上的急流险滩。

重整行装再出发,而今迈步从头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华民族迎来了历史上最好的发展时期。站立在960多万平方公里的广袤土地上,吸吮着中华民族漫长奋斗积累的文化养分,拥有近14亿中国人民聚合的磅礴之力,我们走自己的路,具有无比广阔的舞台,具有无比深厚的历史底蕴,具有无比强大的前进定力。奇迹是干出来的,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每一个人都是新时代的见证者、开创者、建设者。一张蓝图绘到底,一茬接着一茬干,我们必定能创造新的更大奇迹。

初心铸就伟业,使命引领未来。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承前启后、继往开来,朝着“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为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英勇奋斗、奋勇向前,让承载着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伟大梦想的航船乘风破浪,胜利驶向光辉的彼岸!  

 (2019年10月06日 人民日报)




二、没有任何力量能够阻挡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进步伐

历史,总是在一些特殊年份给人们以汲取智慧、继续前行的力量。

“今天,社会主义中国巍然屹立在世界东方,没有任何力量能够撼动我们伟大祖国的地位,没有任何力量能够阻挡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进步伐。”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深情礼赞中国的昨天,深刻把握中国的今天,豪迈展望中国的明天。铿锵有力的话语,彰显了一个大党的坚定信念,激扬起一个大国的雄心壮志,昭示着一个民族的光辉未来。

踏平坎坷成大道。70年风雨兼程、70年山河巨变,人民共和国再一次挺立于新的历史起点。

(一)

“今天是你的生日,我的中国”。刚刚过去的国庆,中国人民前所未有地抒发着爱国热情。

“祖国的庆典,人民的节日”。电视机前,国庆阅兵和联欢的精彩画面激起亿万国人的豪情。天安门广场上,中国人民解放军虎贲云集、战车浩荡、战机翱翔,人民群众以欢歌热舞祝福共和国、讴歌新时代。这个国庆,人们充分感受到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充分感受到新中国的进步,充分感受到作为中国人的幸福!

 “共和国的大厦是靠一块块砖垒起来的”。国庆期间,《我和我的祖国》《中国机长》《攀登者》三部主旋律影片掀起观影热潮,票房创造历史新高,成为“史上最强国庆档”。这些影片,以兼具燃点和泪点的中国故事,激发着观众强烈的爱国热情与家国情怀,也彰显着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与民族自豪。

有网友感慨,“总说中国人不太浪漫,我们的浪漫是家国情怀。”这些天,神州大地到处都是歌唱祖国的旋律,朋友圈里人们纷纷把国旗作为头像,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的事迹广为传颂……爱国的热情汇聚成汪洋大海。这感情发自心底,真实、由衷、炽热。

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爱国主义自古以来就流淌在中华民族血脉之中,去不掉,打不破,灭不了,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维护民族独立和民族尊严的强大精神动力,只要高举爱国主义的伟大旗帜,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就能在改造中国、改造世界的拼搏中迸发出排山倒海的历史伟力!”

未经黑暗,便看不到光明的可贵;历经磨难,才深知复兴的意义。

人们不会忘记,1900年,烧杀抢掠北京城整整3日的列强军队,大摇大摆地在紫禁城里举行阅兵。“狮子睡着了连苍蝇都敢落到它的脸上叫几声”,中华民族曾经几近亡国灭种的边缘。

 人们更加清醒,新中国70年大庆正逢国际上一些势力对中国打压遏制之际,这从反面深刻教育了人们,激发起国人爱党爱国的巨大热情,更加坚定了中国人民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

人们愈发坚定,“中华民族积蓄的能量太久了,要爆发出来去实现伟大的中国梦”。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是百年来的回响、亿万人的渴望,任何人、任何势力都休想阻挡也阻挡不了。

 “河出潼关,因有太华抵抗而水力益增其奔猛;风回三峡,因有巫山为隔而风力益增其怒号。”前进征程上,有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有社会主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政治优势,有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的民族精神,有改革开放以来持续高速发展积累的雄厚物质基础,没有任何力量能够撼动我们伟大祖国的地位!前进征程上,顺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顺应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始终与人民心心相印、同甘共苦、团结奋斗,始终站在人类真理和道义的制高点,没有任何力量能够阻挡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进步伐!

(二)

不畏山高路远的跋涉者,山川回馈以最奇绝的秀色;不惧风高浪急的弄潮儿,大海回报以最壮丽的日出。

70年砥砺奋进,中国人民用自己的勇毅笃行,于无路处蹚出新路,于荆棘中开辟坦途,把一个个困难踩在了脚下,把一个个胜利刻在了历史深处。70年春华秋实,奠定了我们的信心和底气、坚定了我们的决心和勇气,更激励着我们继续书写把困难当作前进阶梯的奋斗新史诗。

面向未来,我们不敢有丝毫的自满。

远眺前路,有开阔水域,也有急流险滩;有江河归海,也有乱云飞渡。一方面,“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我国人均国民总收入达到9732美元,但仍未达到全球人均水平;科技创新取得了一系列实质性突破和标志性成果,但许多关键领域的核心技术依然受制于人。另一方面,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人民的美好生活需要“水涨船高”,但发展还不平衡、不充分;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贸易保护主义、单边主义抬头,体量越来越大的中国,不可避免会遭遇新的风险挑战,甚至打压遏制。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是中华民族的千年古训,也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历史自觉。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在前进道路上我们面临的风险考验只会越来越复杂,甚至会遇到难以想象的惊涛骇浪。我们面临的各种斗争不是短期的而是长期的,至少要伴随我们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全过程。”正因如此,习近平总书记以“永远在路上”强调全面从严治党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警示全党不能丧失革命精神,以“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激励全党全国将改革开放进行到底。

 面向未来,我们怀有无比的自信。

 回首来路,犹记得,1949年中国钢产量只有15.8万吨,一个几无工业基础的红色政权能够存在多久?帝国主义虎视眈眈。2018年,这一数字已超过9亿吨,占世界产量的一半。中国更成为全世界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所列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这是一个国家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奇迹。犹记得,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社会主义运动陷入低潮,“历史终结论”大行其道,“中国崩溃论”随之而起。几十年过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仅没有崩溃,反而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船”,自信的中国永远在这儿!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当今世界,要说哪个政党、哪个国家、哪个民族能够自信的话,那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民族是最有理由自信的。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信仰、信念、信心,任何时候都至关重要。”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进一步增强了中国人民的自豪感和自信心。今天,我们的各种优势已经进入了持续释放阶段,新时代改革开放的各项举措不断打开新局面,国家潜力转化成现实力量的进程不可逆转。

中国人民一定能,中国一定行!

(三)

2019年10月1日晚,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联欢活动上,天空中燃放起璀璨的烟花,“人民万岁”四个字点亮夜空,现场数万群众高呼“祖国万岁”。这样的场面令人动容、引人思考。

“人民就是江山,江山就是人民。”没有任何力量能够阻挡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进步伐,是因为我们在历史前进的逻辑中前进。这个逻辑,就是人心向背的逻辑。

1949年7月15日,人民日报刊登了一则启事:新政协筹备会向全国征集国旗图案。把国旗交给人民自己设计,这在中国历史上是破天荒的头一回。上海普通财务员工曾联松的作品,从近3000幅应征作品中脱颖而出。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同志在天安门广场亲手升起第一面五星红旗。这面代表人民并由人民设计的旗帜,飘扬在960多万平方公里土地之上,时刻彰显着“人民至上”的价值追求。

2012年11月15日,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时,习近平总书记深情地说,“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党的十八大以来,“人民有所呼、改革有所应”的全面深化改革,“不让一个人掉队”的精准扶贫,“得罪千百人,不负十三亿”的反腐败斗争,“给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的生态文明建设……所有这些都生动表明,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人民是中国梦的主体。

环顾世界,几乎所有国家都在寻求富强,但发展的成效各有不同。是否真正体现人民利益,是一把关键标尺。据世界银行发布的数据,全球范围内每100人脱贫,就有70多人来自中国。从1949年到2018年,我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了59.2倍,人均预期寿命从35岁提高到77岁,并形成了全球规模最大、最具成长性的中等收入群体。可以说,“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这正是中国奇迹的深层密码。

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正是因为我们党来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务人民,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政党。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把“以人民为中心”作为发展的指导思想,人民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最大底气。70年来,正是坚持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我们党凝聚起亿万人民的磅礴力量,带领人民创造了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的奇迹。

今年国庆假期,旅游消费再创新高,七天全国共接待国内游客7.82亿人次,同比增长7.81%;实现国内旅游收入6497.1亿元,同比增长8.47%。强劲亮眼的消费数据,不仅是中国经济活力的有力体现,更是人民对美好生活需要的生动表达。近14亿人口、超4亿中等收入群体、8亿多网民、1亿多户市场主体、1.7亿多受过高等教育或拥有专业技能的人才……今天,神州大地上,一粒粒梦想的种子生根发芽,一个个追梦筑梦圆梦的故事无比生动,一份份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触手可及,强国的气概、复兴的气象,就在亿万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追求中。

有人说,中国的崛起,是一个前所未有的历史事件,是一次次战胜“宿命”、超越“定论”、粉碎“唱衰”的壮阔历程。“历史就是人心的历史”,如果离开“人民”这一根本立场去理解,便无法把握蕴藏在“中国奇迹”背后的力量,便无法读懂“中国为什么行”的奥秘。

“民心是最大的政治,正义是最强的力量。”今天,如果有人试图阻遏中国继续向前发展时,应该尊重一个现实:中国人均GDP还不到美国的1/6,过上更好的生活,是中国人民的正当权利。从“少数人的现代化”走向“多数人的现代化”,这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也是人类社会的正义事业。反之,如果妄图以一己之私,要求中国人民放弃历经千辛万苦探索出来的正确发展道路,剥夺中国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的正当权利,那是倒行逆施,必然遭受失败。

心之所向,所向披靡。中国人民拧成一股绳,就能迸发出惊天动地的伟力!

(四)

纽约联合国总部中国厅,悬挂着两幅中国绘画作品——《互动的世界》和《共同的家园》。联合国前秘书长潘基文评价,这两幅画折射出中国在世界和平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实际上,这两幅画也折射出中国对历史演进规律、世界发展趋势的清醒判断和宽阔视野。

“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没有任何力量能够阻挡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进步伐,是因为我们在时代发展的潮流中发展。这个潮流,就是和平发展的潮流。

在国庆70周年阅兵仪式上,头戴蓝色贝雷帽,身着迷彩服的中国维和战士首次组成方队亮相,在天安门广场接受检阅。今天,中国是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中派出维和人员最多的国家。在联合国7个维和任务区,2500多名中国军人守护在最危险的地方,还有8000名维和待命官兵随时听令出征。中国无战事,军人有牺牲。先后有13名维和勇士牺牲在异国他乡,中国军人用生命和热血彰显维护世界和平的大国担当。

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符合历史潮流,顺应世界大势。当今世界,各国越来越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是时代潮流。任何一个国家,无论大小强弱,只有在平等、互利、共赢基础上参与国际合作,才能实现持续发展;反之,追逐霸权,穷兵黩武,只会消耗国力、走向衰亡。人类历史上由于强国争霸导致战乱频仍、生灵涂炭、人类文明遭受挫折甚至倒退,教训惨痛而深刻。要和平不要战争,要发展不要贫穷,要稳定不要混乱,是各国人民朴素而真实的共同愿望。

有一组数字,令人印象深刻:39位外方领导人、150个国家、92个国际组织、6000多位外宾,多达283项的务实成果清单,总额超过640亿美元的项目合作协议……在北京召开的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再次见证了中国魅力。有外国媒体感叹:“通常只有联合国才能召集这么多领导人”。世界银行今年6月发布的研究报告显示,“一带一路”倡议全面实施可使3200万人摆脱中度贫困,使全球贸易增加6.2%,沿线经济体贸易增加9.7%,全球收入增加2.9%。

习近平主席深刻指出,“这100多年全人类的共同愿望,就是和平与发展。”正因如此,当有的国家信奉“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固执“你输我赢”“赢者通吃”的零和思维时,中国真心实意倡导同各国合作共赢,寻求发展繁荣的最大公约数;当有的国家动辄以“退群”“脱钩”“筑墙”关上大门时,中国坚定不移推动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新型经济全球化;当有的国家大搞单边主义、保护主义、霸凌主义,给世界和平发展做“减法”时,中国以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人类美好未来做“加法”。

发展是中国的第一要务。积极争取和平的国际环境发展自己,又以自身的发展更好地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始终是中国坚定不移的国家意志。作为历史上曾经遭受欺凌、蒙受屈辱的大国,中国发展的目的是赢得尊严和安全,让历经苦难的人民过上好日子。在追求这个目标的过程中,中国自然而然地发展了、强大了,但不是想要威胁谁、挑战谁、取代谁,更不是要在世界上称王称霸。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中国没有主动挑起过任何一场战争和冲突,没有侵占过别国一寸土地。中国发展自己,捍卫多边主义,维护以规则为基础的国际体系,站在历史正义这一边,站在世界人民这一边,站在世界潮流这一边。

今天,世界不确定性不稳定性日益增多,但求和平、谋发展的时代潮流不会改变;国际格局深刻演变,但世界多极化的趋势不会改变;自由贸易和多边主义遭遇逆流,但经济全球化大势不会改变。对内求发展、求和谐,对外求合作、求和平,没有任何人能够阻挡中国向前发展的步伐。

今天,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始终做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当2000年以来全球新增绿化面积约1/4来自中国,当2013—2018年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年均贡献率超过28.1%,当中国“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被写入联合国决议中……我们坚信,“我们的事业是正义的。正义的事业是任何敌人也攻不破的”。

(五)

国庆前夕,中国女排以11连胜取得世界杯冠军,第十次荣膺世界排球“三大赛”冠军。习近平总书记在会见女排代表时深刻指出,“广大人民群众对中国女排的喜爱,不仅是因为你们夺得了冠军,更重要的是你们在赛场上展现了祖国至上、团结协作、顽强拼搏、永不言败的精神面貌。”这种面貌,又何尝不是新时代中华民族、中国人民、中国共产党的面貌?

前进征程上,历经磨难、不屈不挠的中华民族,将始终把命运掌握在自己的手中。中华民族历经沧桑、饱受磨难,却绵延不绝、历久弥新,就在于始终相信“靠自己、靠得住”。面向未来,有愚公移山的坚定意志、有精卫填海的非凡毅力、有夸父追日的勇猛精神,中华民族的前景必然是“其道大光”!

前进征程上,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中国人民,将永远把奋斗作为不变的座右铭。中国人民自古就明白,世界上没有坐享其成的好事,要幸福就要奋斗。对于中国这样一个有着近14亿人口的大国,好日子等不来、要不来,唯有奋斗,别无他路。中国过去的发展,靠的是“8亿件衬衫换一架波音”的苦干实干,靠的是“自己的担子自己扛”的自立担当,靠的是“摸着石头过河”的探索开拓。面向未来,靠奋斗创造奇迹、用平凡造就伟大,中国人民的未来必将“前途似海”!

前进征程上,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中国共产党,将坚定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穿越百年苦难辉煌,没有任何一个政党能像中国共产党一样,在革命风雨中浴血奋战,又在改革开放的伟大革命中、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征程中依然生机勃勃,以无畏的勇气、坚定的意志重塑肌体、淬火成钢,带领人民从没有出路的困境踏出康庄大道,在荆棘遍布的地方开辟出沃野良田。面向未来,不畏艰难、知难迎难、攻坚克难,用今天的斗争为明天的梦想铺路,中国共产党的面貌将始终是“风华正茂”!

2019年9月25日,天安门正南46公里处,习近平总书记郑重宣布,“北京大兴国际机场正式投运!”这座外观宛如金色凤凰的机场,被英国《卫报》列为“新世界七大奇迹”之首。凤凰展翅,翱翔九天;大展宏图,兴旺昌盛。

今年10月,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将在北京召开;11月,第二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将如期在上海举行。太阳东升西降,每一天都意味着新的开始;大江奔流不息,每分每秒都记录着新的创造。百年大党,风华正茂;泱泱大国,气象万千。

我们走在大路上,意气风发斗志昂扬。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掷地有声:“中国的昨天已经写在人类的史册上,中国的今天正在亿万人民手中创造,中国的明天必将更加美好。”

(文/钟轩理   2019年10月10日 人民日报)



三、晒晒中国减贫成绩单:这些变化你感受到了吗?


今天,是中国第六个扶贫日,也是第27个国际消除贫困日。作为世界上减贫人口最多的国家,中国对全球减贫的贡献率超过了70%,成绩令人鼓舞。


——中国对全球减贫贡献率超70%

中国的减贫成绩有多显著?

根据日前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的《中国的粮食安全》白皮书,按现行农村贫困标准计算,2018年末,中国农村贫困人口数量1660万人,较2012年末的9899万人减少了8239万人,贫困发生率由10.2%降至1.7%;较1978年末的7.7亿人,累计减贫7.5亿人。

按世界银行每人每天1.9美元的国际贫困标准,中国对全球减贫的贡献率超过70%,是世界上减贫人口最多的国家,也是世界上率先完成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中减贫目标的国家。

到2020年,中国将实现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面脱贫。


——基本解决“不愁吃”问题

民以食为天,对于老百姓来说,“吃”是头等大事。

《中国的粮食安全》白皮书显示,中国农村贫困人口基本解决了“不愁吃”问题。与此同时,重点贫困群体健康营养状况明显改善。

2018年,贫困地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0371元人民币,实际增速高于全国农村1.7个百分点。收入水平的提高,增强了贫困地区的粮食获取能力,贫困人口粮谷类食物摄入量稳定增加。

 此外,贫困地区青少年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广泛实施,婴幼儿营养改善及老年营养健康试点项目效果显著,儿童、孕妇和老年人等重点人群营养水平明显提高,健康状况显著改善。


——农村居民生活质量提高

  发生巨大改变的,还有人们的生活质量。

  以居住条件为例,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方面此前公布的数据,十八大以来,国家大力推进农村危房改造,支持1794万农户改造了危房,700多万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实现了住房安全有保障。

此外,到2018年,农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已提高到了47.3平方米。

国家统计局近期发布的数据显示,2018年农村居民平均每百户拥有移动电话257部、计算机26.9台、汽车22.3辆、空调65.2台、热水器68.7台、微波炉17.7台。

家庭消费品升级换代,移动电话、计算机、汽车进入寻常百姓家。


——教育资源持续向农村、中西部倾斜

再穷也不能穷教育。近年来,国家的教育资源持续向农村、中西部倾斜。

2004年,国家正式启动西部地区“两基”攻坚计划,中央安排资金100亿元实施西部地区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

2016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颁布《关于加快中西部教育发展的指导意见》,对中西部教育改革发展进行顶层设计,大力促进中西部地区教育的公平发展。2018年,中央财政转移支付增加到3067亿元,其中80%用于中西部农村和贫困地区。

另外,来自教育部的数据显示,2018年,全国累计资助学前教育、义务教育、中职学校、普通高中和普通高校学生(幼儿)9801.48万人次(不包括义务教育免费教科书和营养膳食补助),加上营养膳食补助受助学生3700万人,2018年合计资助学生达1.35亿人次;全国累计资助金额2042.95亿元(不包括义务教育免费教科书和营养膳食补助)。


  ——贫困人口大病报销比例达90%左右

在看病就医方面,中国近年来也在深入推进健康扶贫工作,努力实现贫困人口基本医疗有保障。

据国家卫健委此前介绍,目前,农村贫困人口的大病、重病住院医疗费用报销比例达90%左右。

在疾病救治方面,对大病患者,按照定临床路径、定定点医院、定单病种费用、定报销比例、加强责任落实、加强医疗质量管理的“四定两加强”原则,实施大病专项救治,2019年病种扩大到25种。

针对慢病患者,开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重点对高血压、糖尿病、结核病、严重精神障碍等4种慢病实行规范管理。截至目前,已有1500多万人得到了基本救治和管理服务,覆盖98%以上的贫困患者。

此外,目前,832个贫困县中,已经实现每个县都有一家公立医院,99%以上的乡镇和行政村都有一个卫生院和卫生室,其中88%的乡镇卫生院和75%的卫生室已经完成标准化建设。

(中新网客户端北京10月17日电   记者    张尼)



四、从新中国70年品读四个“为什么”


本文语粹

●70载社会主义建设所取得的伟大成就,雄辩地回答了“马克思主义为什么灵?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什么近?”这个“世界之问”,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伟大的政党自信,昭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洪流。

●70年共和国波澜壮阔的发展历程,70年换了人间的杰出成就,充分印证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魅力和实践品格。马克思主义不仅深刻地改变了中国,也必将更加深刻地影响和改变世界。

●党的历史其实就是一部永葆初心和践行使命的历史,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生动演绎了得到人民支持的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的“世纪传奇”。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是“飞来峰”,也不是“舶来品”,是党和人民在实践中的伟大创造,是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艰辛探索、勇于创新的实践结晶。

●70年催生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信心比黄金和货币更重要。中国共产党执政70年的绩效显著,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了坚实基础。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中国共产党领导各族人民披荆斩棘,开拓创新,走出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新道路,迎来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70载社会主义建设所取得的伟大成就,雄辩地回答了“马克思主义为什么灵?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什么近?”这个“世界之问”,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伟大的政党自信,昭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洪流。


70年回答了马克思主义为什么灵

马克思主义揭示了人间大道。摆脱黑暗,走向光明,是人类共同的理想和孜孜不倦的追求。回望500年前,面对人类的苦难,如何为解救自身找到思想的武器,进而为人类探索出一条光明大道?社会解救的“药方”相继诞生,从“乌托邦”“空想社会主义”,到“科学社会主义”,社会主义从“一枝独秀”到“多国实践”。人类终于迎来曙光,实现人类的整体性“觉醒”。马克思之所以成为千年思想家,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能够成为人类思想史上的丰碑,那是因为它真实而客观地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提供了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践证明,马克思主义的命运早已同中国共产党的命运、中国人民的命运、中华民族的命运紧紧连在一起,它的科学性和真理性在中国得到了充分检验,它的人民性和实践性在中国得到了充分贯彻,它的开放性和时代性在中国得到了充分彰显!”新中国70年的伟大成就以马克思主义自身的科学性、人民性和实践性对质疑马克思主义的各种论调给出了响亮的回答,更是为马克思主义为什么灵做了生动的注脚。

马克思主义满足了中国的需要。马克思说:“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后,很快被先进的仁人志士们所接受,并与中国的实际相结合,天然地适应了中国的国情,没有出现“水土不服”,从而为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提供基本的价值遵循和思想指引,极大改变了20世纪以来中国的历史进程,归根结底就是马克思主义满足了中国的需要。自从找到马克思主义,中国人民在精神上就从被动转入主动。马克思主义并没有结束真理,而是开辟了通向真理的道路。中国共产党人在坚守马克思主义的同时,不断地发展马克思主义,始终用鲜活的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的社会变革。70年共和国波澜壮阔的发展历程,70年换了人间的杰出成就,充分印证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魅力和实践品格。历史不可能“终结”于资本主义,恰恰相反,历史已经并将继续证明,马克思主义不仅深刻地改变了中国,也必将更加深刻地影响和改变世界。


70年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

中国共产党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从历史的角度来说,政党先进就体现在它能推动历史前进的车轮,实现国家的发展和社会的整体进步。从人民的角度来说,政党的先进则体现在信仰人民,服务人民,依靠人民,取得人民支持。在近代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为了解答民族独立、人民解放这个“时代之问”,很多政治势力都试图给出答案,但是都“胎死腹中”。只有中国共产党人的崇高理想和“为人民服务”,才揭示了中国社会伟大深刻又朴素平凡的真理,把人民幸福和民族复兴紧紧地联系起来,体现了它作为一个先进的无产阶级政党独有的政治抱负和使命担当。可以说,正因为有了以民族救亡和人民解放为己任的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才有了自己的主心骨,从而使中国革命的面貌为之焕然一新。

中国共产党始终不渝地坚持和践行自己的初心和使命,赢得人民支持。“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为了实现人民幸福和民族复兴的初心与使命,中国共产党人紧紧地相信和依靠人民,坚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得到人民的衷心拥护,不断实现自我革命和自我超越,为实现民族解放和人民幸福做出了最大的贡献和牺牲。经过28年艰苦卓绝的奋斗,新中国诞生。在社会主义建设征程上,共产党人依然不改初心,锐意进取,成功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道路。党的十二大党章把党的宗旨与性质联系起来,再次肯定和表达了党的初心和使命。此后,党的历次代表大会通过的党章,对于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都一以贯之。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更是坚守初心和使命,通过党的自我革命来推动社会革命,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新时代更加焕发出勃勃生机。所以说,党的历史其实就是一部永葆初心和践行使命的历史,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生动演绎了得到人民支持的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的“世纪传奇”。


70年展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国情的有机结合。马克思主义是真理,并不是僵化的教条。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我们的理论是发展着的理论,而不是必须背得烂熟并机械地加以重复的教条。”回望世界社会主义500年发展历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是凭空产生的,它既是中国历史和现实逻辑发展的必然,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必然归宿。新中国成立后,在完成“三大改造”基础上,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党的十二大首次提出了“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崭新命题,此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神州大地“开花结果”。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和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是根植于中国大地、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中国和时代发展进步要求的科学社会主义,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实践也反复证明,在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功之路,才能推动社会进步和实现人民幸福。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党和人民在实践中的伟大创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是“飞来峰”,也不是“舶来品”,是党和人民在实践中的伟大创造,是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艰辛探索、勇于创新的实践结晶。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战略决策,成功地解决了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以及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我国进入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成功开辟,使中华民族迎来了富起来的崭新时代。我们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逐步使中国跃升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我国经济实力、综合国力、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国际地位和影响力不断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焕发出勃勃生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城乡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老百姓生活芝麻开花节节高,充分证明我们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条道路是对的。”今天,放眼全球,在“东升西降”的历史新格局当中,中国以自己的发展成就昭示了什么是“风景这边独好”,展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巨大优越性。


70年论证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什么近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儿女的共同梦想。梦想是火炬,是始终照亮人类不断前行的“灯塔”。中华民族是世界上伟大的民族,它在历史上曾经长时间辉煌过。鸦片战争以来,饱受列强侵略欺凌的中华民族被称为“东亚病夫”,中华儿女最大的心愿就是实现民族复兴。五四运动以来中国发展的不同阶段,始终贯穿着一条鲜明主线,就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对于民族复兴,共产党人更是责无旁贷,勇往直前。中国共产党人矢志实现民族复兴的初心从未改变、信心从未动摇。毛泽东同志说,“我们中华民族有同自己的敌人血战到底的气概,有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光复旧物的决心,有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能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这个梦想,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从温饱到小康,从“有没有”到“好不好”,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这一切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题中应有之义,都是中华儿女的共同梦想,它会始终照亮中华儿女不断前行之路。

70年催生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信心比黄金和货币更重要。中国共产党执政70年的绩效显著,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了坚实基础。新中国成立之初,毛泽东同志指出:“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而今,我国成为全世界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所列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工业增加值从1952年的120亿元增加到2018年的30多万亿元,按不变价计算增长约971倍,年均增长11%。根据世界银行数据,2010年我国制造业增加值超过美国成为第一制造业大国。2018年国内生产总值达90.03万亿元,稳居世界第二,连续多年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30%,中华民族正以崭新姿态屹立于世界的东方。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表达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和决心——“我们完全可以说,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一定要实现,也一定能够实现。”对此,我们信心满满,我们豪情万丈。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70年来,全国各族人民同心同德、艰苦奋斗,取得了令世界刮目相看的伟大成就。今天,社会主义中国巍然屹立在世界东方,没有任何力量能够撼动我们伟大祖国的地位,没有任何力量能够阻挡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进步伐。”我们有这个信心。

【2019-10-21 来源:北京日报 ,黄峰 姚桓 作者分别为北京市委党校、北京党建研究基地研究员,北京高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协同创新中心(北京工业大学)研究员】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