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菜作为中国八大菜系之一,历史源远流长。1975年,湖南省商业技师学院率先开办湘菜职业教育,肩负传承湘菜技艺与弘扬湖湘饮食文化,助推湘菜产业发展的重任。近年来,学院基于教育生态学理念,将人才培养主动融入湘菜产业发展、主动服务和推动产业创新,不断完善湘菜产教协同育人机制,推动政校行企融合发展、协同育人、共生创新,探索形成了“四方联动,四链衔接”湘菜产教协同育人体系,实现了教育链、产业链与人才链、创新链的有效衔接。
一、构建精神强基、文化铸魂、三融四阶人才培养模式
根据湘菜产业人才需求实际,校行企统一“有扎实学识、有精湛技艺、有工匠情怀、有双创能力”的“四有”人才培养目标;深入挖掘湘菜工匠劳模先进事迹,提炼湖湘饮食文化、企业文化、竞赛文化丰富内涵,融入课堂教学、德育活动、校园文化;推动“岗课、赛课、证课”深度融合,形成“基础能力-专项能力-综合能力-岗位职业能力”的“四阶递进”人才培养路径,实现“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价值塑造”有机统一,有效解决对接产业不紧密,校企合作合力不强问题。
二、构建“五维融通、五位一体”课程体系
构建以“四有”人才培养为重点,以“四阶递进”能力培养为目标的“五维融通、五位一体”课程体系,即将工作岗位、资格证书、技能竞赛、思政教育、创新创业等“五维”进行融会贯通,重构“岗证赛思创”五维融通课程体系,形成校企教学标准、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评价、教学拓展“五位一体”,解决了教学适应岗位能力不足的问题。
五年来,学院毕业生企业满意率达98%,15名优秀毕业生在兄弟院校担任专业教师,学生参加技能竞赛获国家级奖项13个,省级一等奖18个,在省职业院校学生技能竞赛中,连续五年稳居省内第一。
三、形成了“四方发力,名师引领”师资培育机制
基于湘菜产业变革对湘菜职业教育类专业师资的新要求,致力于培养“双师三能四有”师资队伍,学校通过引企入教、赛教融合、青蓝帮扶、双师名师等四大举措,企业行业通过输入创业导师、驻校名师、产业导师等三类人才及成果转化、跟岗培训两个平台,政府通过师资培训、教学比赛、项目课题建设、高技能人才认定等,促使教师紧密对接产业、服务产业,形成产教协同共享的师资培养新生态。
五年来,烹饪专业教师团队被评为“湖南省优秀教师团队”,培育省技术能手9人、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4人,中国烹饪大师、湘菜大师、名师30名,教师参加湖南省教师职业能力竞赛获9个一等奖。
四、打造“多维互助,创新发展”共生平台
将湘菜企业运行与职业教育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创建以融合生产为主的校内校外共享实训中心,形成湘菜生产性实训创新平台;成立以合作研发为主的技能大师工作室、省劳模创新工作室,提高校企互动频率;成立以双创和岗位能力培养为主的创业社团,对接真实岗位构建实境训练环境和创新创业平台;设立以融合文化为主的湘菜非物质文化传承与研究中心,提升文化引领能力,共同推进湘菜文化的挖掘、整理、推广,实现产能收益多维互助。
学院参与编写了《中国湘菜大典》第一版、增补版,为湘菜产业化发展布局和标准化引领提供智力支撑;通过“湘菜+扶贫”模式,助力湖湘特色食材应用与文化推广;举办《湘菜文化大讲坛》,定期邀请湘菜大师、学者开讲;依托大师、名师工作室参与企业技术革新10项;公开出版《湖湘饮食文化概论》等7本“湘”字号教材,填补了湘菜文化领域研究的空白,为产业发展提供了文化理论支撑。
五、建设“四类五库”多维共享资源库
按照“依据、标准、研发、核心”四类,开发湘菜“四类五库”资源库,与“今日头条”媒体深度合作,开发以专业教学为特色的“湘约美食美课”“食尚商院”等课程资源库;为定点帮扶点开发了以乡村餐饮人才振兴为主题的湘菜厨师能力提升培训资源库;开发中式烹调师职业资格技能鉴定考核试题库,为行业协会共同制定湘菜名师、名店、名菜、名宴的评选标准库;为湘菜企业开发湘菜创新产品研发库,政校行企在教学、培训、技术服务等方面共享专业教学资源。
近年来,承办烹饪省级以上赛事活动28次,为全国烹饪大赛等提供执裁人员41人次;为一带一路美食文化节等提供展品制作和技术指导17 次,承担 “技能援疆”等社会服务151次,20名教师在餐饮企业担任技术顾问,为60余家餐饮企业培训技师、高级技师4000人次。
春风浩荡满目新,扬帆奋进正当时。湖南省商业技师学院将以改革发展为主线,不断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构建政校行企育人共同体,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助力湘菜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打造湘菜发展新高地。
(罗莹供稿)